《外交》季刊
2022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2021年是全球經濟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最大幅度衰退以來進入快速復蘇的一年。隨著新冠疫苗研發與接種人數增長,第二波新冠疫情對世界經濟的沖擊減弱,各國為應對疫情而推出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也在不同程度上助推了經濟復蘇。疫情的不確定性和應對政策帶來的一些副作用,再加上疫情前便存在的各種問題和各主要經濟體未來政策調整的方向與力度,共同構成了影響2022年世界經濟走勢的短期因素。中長期影響因素包括攀升至歷史最高水平的債務、主要經濟體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勞動生產率增速遲緩、多邊貿易體系改革談判達成共識困難重重、金融監管持久性存在漏洞、能源轉型過程曲折波動、經濟民族主義特別是資源民族主義抬頭等。本文傾向于認為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4.5%的可能性較大。
一、 當前及未來世界經濟值得關注的八個問題
從重要性和緊迫性上看,以下八個問題值得特別關注:
(一)通脹還是通縮
雖說在多數經濟體內通脹壓力加大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對未來物價上漲趨勢的判斷和政策把握眾說紛紜。一種觀點認為,如果不斷然采取措施,則通脹便勢不可當。其主要論據在于,天文數字的流動性注入后導致貨幣供應量急劇增加,美歐日三家央行目前總資產負債表規模為25萬億美元;主要央行均奉行超級寬松的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政策;以及大規模紓困政策導致家庭財富上升并在轉化為消費后推動價格上漲等。另一種觀點認為,目前通脹遠超央行政策目標僅僅是暫時現象。原因在于,貨幣流通量劇增但流通速度卻大幅放緩,后者抵消了流通量增加對物價上漲的推動力;財政紓困政策和央行支持政策已經或正在“見頂”,美國連續三個月個人收入下降反映消費需求下降;市場對未來經濟走勢的悲觀預期依然存在;以及近期通脹率飆升推動因素許多都具有短期性質,如能源價格和運費上漲等。
這兩種意見應該說都有道理。在談論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態勢時,還有一個必須考慮的變量,那就是央行政策工具箱里的政策工具。顯而易見,它們治理通脹的工具數量多、空間大,遠超對付通縮的工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大多數國家面臨的價格壓力將在2022年消退,但一些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價格壓力將持續存在。總體而言,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短期壓力不小但中長期會緩解,同時不排除出現某種程度滯脹的可能性。
(二)發達經濟體宏觀政策何去何從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由于貨幣政策很快掉入流動性陷阱,美歐日央行開啟了非常規貨幣政策時代,即實施超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政策,同時伴以量化寬松政策。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聯儲一直抵制負利率,理由是歐洲和日本的負利率實際上未起到促進增長或防通縮的作用,并自認為手中還有政策工具可用,其中之一便是宣布實行無限量、無限期的量化寬松政策。2020年8月在美國堪薩斯城全球央行年會上,美聯儲宣布對長期目標和貨幣政策聲明進行更新,表示將尋求實現2%的平均通脹率長期目標。這意味著美聯儲可以用未來通脹的“余額”補償過去的“差額”。隨后,歐央行2021年7月將中期通脹目標從“低于但接近2%”改為2%。對目前出現的通脹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能否做出正確判斷,業已成為美國宏觀政策風險的主要源泉。總體而言,目前主要經濟體中央銀行治理通脹的手段遠比治理通縮的多且空間大。2021年11月3日,美聯儲宣布當月中旬開始減少購債(taper)規模150億美元,12月開始加倍,預計2022年年中終止購債。此舉可以被視為美國貨幣政策轉向的標志。除了taper外,美聯儲還可以加息,預計最快2022年一次,2023年和2024年或許各3次。在此之后,美聯儲還可以縮小資產負債表規模即所謂“縮表”。鑒于資產價格位于歷史高位且脆弱敏感,目前推高物價的供給沖擊將于2021年得到緩解,故一旦退出政策的實施速度、力度與時機拿捏不準,便極可能導致資產價格振蕩與投資者預期逆轉,出現破產海嘯的風險上升,甚至滯脹降臨。
(三)貨幣政策轉向或將殃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
美聯儲退出政策的負面溢出效應主要表現為其可能在新興市場引發外資逃離、債務危機及由匯率波動引起的并發癥,尤其是對那些嚴重依賴外資流入的國家將造成沉重打擊。2021年2-3月市場波動導致流向新興市場的非居民投資組合大幅減少。盡管減少的部分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得到了一定補充,但縮減恐慌情緒依舊。
美國貨幣政策是全球金融周期的一個重要驅動力,其傳導機制先是影響全球高風險資產價格和信用創造,然后影響國際資本流動和投資者避險情緒,接下來影響全球金融中介機構杠桿率,進而波及他國貨幣形勢,挑戰他國尤其是開放程度較高國家的貨幣政策主權。美歐等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緊縮開始后新興市場經濟體將面臨的風險包括:面對疫情造成的供給沖擊,各發展中經濟體應對政策本身往往會成為風險源之一;由貨幣政策趨緊導致的能源價格波動,無疑會對部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體產生較大影響。
目前中低收入國家外債余額已達8.7萬億美元,過去10年,其外債增速超過了GNI(國民總收入)和出口增速。一旦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進入升息軌道,其債務負擔勢必加重,很可能出現企業甚至國家違約,而政策轉向還極有可能使美元升值,進而引發貨幣錯配風險,最終導致貨幣危機與金融危機。
(四)供應鏈受損風險與部分發達國家“脫鉤”政策
過去一年多全球目睹并感受到了供應鏈受阻之痛,芯片短缺、能源供應不足、航運不暢和運費暴漲成為全球供應鏈之痛的主要痛點。國際金融協會發出警告,美國生產系統中供應鏈中斷的可能性上升,目前制造業交貨期延遲情況與2011年福島核災難后的日本的情況一樣嚴重,并開始擴散至全球。這也迫使企業押注效率低但抵抗力強的供應鏈,最終推高價格。
近兩年來供應鏈韌性成為熱議話題。從國家層面看,經濟相互依存度不斷提升一直被認為是地緣政治穩定的源泉,現在則被認為是致命弱點,因為供應的高集中度在有些人眼里就意味著高依賴度,涉及“國家安全”,事關大國博弈。基于此,美國等國家陸續出臺了或計劃出臺一系列旨在提高自給率或本土化率的政策,鼓勵制造業回流或使供應鏈多樣化,甚至有人公開鼓吹所謂“脫鉤”,矛頭主要針對中國。
(五)美元霸權時代是否進入衰微期
美元長期以來占據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地位,美國國債作為全球唯一的源本抵押品(fundamental collateral),反映了全球對強大、流動、安全的貨幣或安全資產之需求。然而,美元地位并非難以撼動。2020年底全球外匯儲備總額為12.7萬億美元,以美元計的世界外匯儲備資產比例連續五年下降,跌至59%,創下25年來最低,而2001年底美元儲備占比超過70%;與此同時,歐元占全球外匯儲備資產的21%,恢復到2014年的水平;日元資產占比20年來首次升至6%,人民幣占比2%。以美元計價的加密貨幣在2021年出現巨幅漲落,亦足以引人深思。
這些變化究竟是偶然異常還是預示著美元走向衰落的信號?當今亞洲與美元的關系和20世紀60至70年代的歐洲情況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使大多數歐洲國家認識到,歐洲內部的貿易比與美國的貿易更重要,結果是馬克集團出現了,幾十年后演變為單一貨幣。如果中國有朝一日停止人民幣一籃子貨幣掛鉤,轉而實行現代的通脹目標制,允許匯率更自由地浮動,尤其是對美元更自由地浮動,那么亞洲大部分國家將會追隨中國。
歐洲財政一體化邁出堅實步伐或許更加預示著美元一家獨大局面的式微。2020年夏秋之際,歐盟推出約7500億歐元的歐洲復蘇計劃,該計劃的關鍵在于所涉資金的絕大部分將由歐盟通過發行以歐元計價的歐盟債券來籌集。這意味著歐盟債券將成為美國國債之外一種新的無風險或低風險資產。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的輪廓正在顯露。
(六)與氣候變化有關的全球問題快速惡化及其應對
2021年8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地球正在向人類發出氣候紅色警報,一個更加炎熱的未來基本上已不可避免。2021年5月國際能源署發布報告指出,如果世界打算在2050年前將凈碳排放降至零,那就必須立即停止對礦物燃料項目的投資。通過減少碳排放來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認知,但對于如何處理好減排與發展或能源轉型與經濟正常運轉之間的銜接問題,人類仍面臨挑戰。由于疫情沖擊、社會輿論壓力、全球需求激增、供應鏈阻塞、不對稱經濟復蘇以及經濟民族主義抬頭等原因,2021年下半年多國出現了能源價格尤其是電價飆升或拉閘限電現象。
除了必須合理有序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外,我們還要關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其他來源或渠道。此外,世界還應努力積極利用已有的并開創全新的制度設計,甚至有人提出建立一個新的氣候俱樂部,讓美歐中共享氣候治理目標,協同推進清潔技術創新。
(七)人口結構變遷加速影響深遠
人口屬于中長期變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后會在短期內產生重大效應。人口變化主要體現在人口數量、年齡結構、族群比例以及人口跨境流動等方面。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UNDESA)預測,全球人口將從目前的77億增至2030年的85億、2050年的97億,2100年達到110億峰值。
從年齡結構看,工業化國家或經濟體普遍進入老齡化社會,2020年日本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28%,歐盟27國為20.3%,美國為16%,俄羅斯為15%。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中,中國65歲以上老人占11%,已邁出走向老齡化社會的步伐。與快速老齡化社會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部分發展中國家的人口爆炸。目前人口增速最快的是非洲,總數為13億,預計到2050年增至26億。發達經濟體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巨大,主要體現在:勞動力供給減少,由此可能降低潛在增長率;與社保和醫保相關的財政支出增加;老年人創新能力與意愿下降;消費需求減少等。
從某種意義上講,未來20年最確定的趨勢將是人口結構的重大轉變。有學者將這種轉變用三種“顏色”形象地加以表述:更多的灰色(老齡化)、更多的綠色(隨技術進步而來的每公頃產出增加)、更少的白色(美國和歐洲人口總數中白人的比重快速下降)。
(八)大國關系越發體現為規鎖與反規鎖的博弈
拜登政府重回“多邊主義”,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聯合盟國與伙伴國,希望憑借占全球一半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實力塑造從環境、勞動到貿易投資、技術及透明度等規則,阻止中國主導未來技術和產業,最終將競爭對手鎖定在全球供應鏈或價值鏈的中低端。這一規鎖政策亦會貫穿美中利益交匯領域——如氣候變化、防止核擴散、全球衛生安全——的合作全過程。
除了聯合盟友伙伴在國際舞臺上設規立制外,通過國內立法達到目的也是美國規鎖策略的重要實現途徑。2021年6月8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長達2376頁的《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矛頭直指中國,所涉內容廣泛,多有突破雙邊關系底線之處,打壓力度明顯增強。一旦眾議院審議通過并經由總統簽字成為法律,此法將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對包括經貿、金融、科技在內的中美關系產生巨大且久遠的影響。
中美經貿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經貿關系,維持其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中美兩國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國的普遍期待。面對規鎖,中國的基本策略是在堅定捍衛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同時,積極做全球治理變革進程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引領者,以公平正義為理念,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穩步拓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二、世界經濟走勢
新冠疫情走勢將直接影響全球經濟未來表現。世界經濟復蘇在疫情前就已經存在的各種掣肘,其中有些因疫情而變得更加嚴重。除了前文提及的特別值得關注的八個問題外,在今后掣肘全球經濟增長的中長期因素,還包括攀升至歷史最高水平的債務、勞動生產率增速遲緩、多邊貿易體系WTO上訴機構停擺且改革談判達成共識困難重重、金融監管持久性存在漏洞、經濟民族主義特別是資源民族主義抬頭等。與經濟活動關系密切的網絡安全也始終是一只威脅巨大的“黑天鵝”,影響全球貨幣體系與金融市場的穩定。短期看,世界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恐怕還是政策風險。主要發達經濟體應對通脹、維持復蘇的貨幣與財政政策如果失當,將會引發資產價格動蕩暴跌,扼殺脆弱的經濟復蘇并可能將經濟推入滯脹通道,并殃及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
風險、挑戰或掣肘確實存在,但全球經濟整體上行進而回歸中長期發展軌道也是事實。2021年上半年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強勁,但進入第三季度后總體放緩、增速分化,呈現前快后慢的特征。2021年10月IMF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9%;9月聯合國貿發會議和經合組織分別預測為5.3%和5.7%。IMF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4.9%,同時,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不包括中國)的GDP到2024年可能依然比疫情前低,經濟增長速度為5.5%左右。中長期看,全球仍處在中低速增長軌道,未來3-5年內世界經濟增長率將維持在3.0%-3.5%,當然各國各地區增速會存在顯著差異。
(文中所用數據均截至2021年11月)